靜水流水

2015072520:58
 
見山是山見水是水,一切色心萬法虛妄幻化之相,皆是本體所起之用,即是光明如來藏。由無始無明而起一念無明,分別心識所現幻影,是故逐相則昧體, 取境則遺真,觀自在菩薩針對凡夫而說「色不異空」因凡夫執著於相,錯以為一切鏡相都是實有,於是貪得無厭,產生煩惱,佛陀點醒迷惑的眾生,一切色相虛幻不實,不可執著.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,從假入空,不受一塵,隨順法性,離於生死.觀自在菩薩針對聲聞乘與緣覺乘者而說「空不異色」,因二乘體認凡夫執著於色相,而引起煩惱, 於是致力於遠離色相,雖了斷生死之因,脫離六道輪迥,但因執著於空,因而廢色守空.見山是山見水是水, 從真出俗,普入塵剎,不捨一法,隨順眾生,廣行化度.觀自在菩薩,以「六不」的否定方式,來顯示超越相對觀念概念的空性.上下四方「宇」,代表空間,古往今來「宙」代表時間,心經從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的人類層面到「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滅」的宇宙觀, 也就是從身心是如何構成的認知即物質世界的體悟,擴張到超越時間 與空間的宇宙層面的認知,諸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相.《心經》說「無十二處」:無六根代表個人身體的身空,無六塵則是外在環境的境空. 觀照苦.集.滅.道的意義,即是.觀照般若,.超越苦.集.滅.道的意義,即是實相般若.也就是從四諦到四諦空.「無智亦無得」是去除名相的執 著,「無智」顯現出菩薩對般若最高的體驗,「無得」破除菩薩對 「得」的執著.佛陀看到菩薩對「得」的執著,為了破菩薩對此的法執,而說「無得」.「無智亦無得」,菩薩乘以六度達到般若境界, 再除去一切法的執著,到達沒有任何智慧可得的狀態,破執著六度的 法執,大乘菩薩斷見思惑,也斷習氣盡.菩薩「以無所得」的智慧照見五蘊.十八界,十二因緣,四諦皆空,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,自性本不可得.《首楞嚴三昧經》六波羅蜜多如同六艘船可以把人們載往解脫的彼岸.「無智亦無得」即渡到彼岸,法也要捨棄,如此菩薩才能因而證得涅槃,超越六波羅蜜多,超越大乘菩薩道.這一連串的「無」 超越了「五蘊.十二處.十八界與十二因緣以及四諦」,最後結束在 「無智亦無得」,菩提薩埵的功德.「無所得」是超越法所知障,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超越肉身羈絆,無住涅槃: 佛果獨證。~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。福慧圓滿,更無所求 。體雖如如,但能不變隨緣;用雖生滅,但能隨緣不變。以大悲故,不住涅槃 (不忍坐視沉溺生死的眾生而不救) 以大智故,不住生死(不被無明所迷,業力所轉)。「大乘菩薩」行深般若,既破我執,又破法執,見於空,又見不空,以至空空,如是三惑圓斷,二死永亡,證入中道實相第一義空。菩薩能夠圓修一心三觀,照了一境三諦,境智一如,能所雙忘,頓證實相般若,真心本體徹底現前,所以稱為「行深」。修空觀成即證一切智斷見思煩惱,假觀成即證道種智斷塵沙煩惱,中觀 成即證一切種智斷無明煩惱;若但證一切智,或道種智謂之行淺般若, 能圓證三智,即是「行深般若」。其次如僅斷見思煩惱;滅分段生死, 證有餘涅槃,是一種行淺波羅密,夠不上行深二字。能斷無明煩惱, 滅變易生死,證究竟涅槃,這才配稱為「行深波羅密」(波羅密,譯為到彼岸,是譬喻涅槃已如前釋)。今是大乘菩薩,修不共般若,依一心三觀,證一體三智,斷無明煩惱,得究竟涅槃,故曰行深般若波羅密。
 
寂如靜止不動時 照如止水底現時 流水不動是為淨 水中映月是為慧 
靜止流水生淨慧
照而常寂是為淨 寂而常照是為慧 如如不動名為寂 清清楚楚名為照
淨慧不二生寂照